伽利略停擺之時,千尋位置如何實現它的“復活”?
歐洲伽利略全球衛(wèi)星導航系統“停擺”長達一周,而一家中國科技公司用了48小時就“幫助”伽利略系統“恢復”廣播星歷,從而讓有需要的用戶正常使用伽利略衛(wèi)星導航,這背后體現的是利用互聯網播發(fā)的北斗精準時空服務的技術實力。
7月18日19時,全球領先的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宣布,全面提供“伽利略方舟”,即伽利略衛(wèi)星導航系統星歷服務。
此前,歐洲全球衛(wèi)星導航系統——伽利略(Galileo)已經經歷近一周時間的“斷網”,因為無法更新星歷服務,用戶無法使用伽利略系統進行定位。
由于這次技術故障具體表現為伽利略系統廣播星歷不更新,而千尋位置此前擁有遍布在全球的北斗地基增強站,可以實時獲取伽利略觀測數據,所以千尋位置的22名員工自主發(fā)起了一項計劃,希望"復活"伽利略。千尋位置的技術專家們通過自主研發(fā)的算法,穩(wěn)定輸出實時高精度的伽利略衛(wèi)星系統精密軌道和鐘差,再通過星歷擬合算法,最終生成標準格式的廣播星歷,使得各類GNSS接收機設備使用千尋服務時不受影響。
千尋位置,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
用互聯網播發(fā)的星歷數據
星歷,是指衛(wèi)星位置和時間的信息。為了防止衛(wèi)星軌道誤差和時間誤差,所有的導航系統都需要每間隔一定時間廣播一次星歷。
衛(wèi)星星歷更新目前有兩種方式。一種是通過衛(wèi)星廣播播發(fā),衛(wèi)星導航系統通過地面監(jiān)測計算出星歷,然后通過衛(wèi)星電波向終端播發(fā)。第二種是精密星歷,為改善和提高地面定位精度,許多國家和研究機構都在研制這項技術精密星歷。
千尋位置的“伽利略方舟”行動就是在第二種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創(chuàng)新。
千尋位置通過在地面接收到的伽利略衛(wèi)星觀測原始數據,反推出衛(wèi)星星歷,然后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播發(fā)給所有用戶。用戶照常接收伽利略衛(wèi)星導航信號的測距信息,再上網接入千尋位置的星歷,就可以完成整個定位過程。
千尋位置星歷數據鏈路圖
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強站
生成星歷的前提,是有一定規(guī)模的數據,并且需要的是,在全球均勻分布的框架基準站收到的實時原始觀測數據。盡管發(fā)生故障后,收到的原始數據有偏差,但有了數據,就可以進行實時后處理計算,從而得出星歷。
千尋位置此前已經在中國境內建設并運營了超過2400個地基增強站,形成了北斗地基增強系統“全國一張網”,并且在全球范圍內也設有一定規(guī)模的框架基準站。
千尋位置的主業(yè)是做高精度定位,因此需要大量地基增強站來做技術支持,這些地基增強站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,就是接收全球四大衛(wèi)星導航系統的原始定位觀測數據,因此它不僅可以接收中國的北斗定位數據,也同時可以接收美國的GPS、歐洲的伽利略、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等衛(wèi)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數據。
積累了海量、優(yōu)質的伽利略系統衛(wèi)星觀測數據后,才能進入算法層面的工作。
靈活的算法架構
有這個能力,不代表就可以快速完成作業(yè)。從站隊集結到“方舟”上線,48小時就完成作業(yè),這次“大演練”是千尋位置技術實力的最好展示,同時也證明千尋位置采用互聯網研發(fā)模式的優(yōu)勢。
由阿里巴巴集團和中國兵器工業(yè)集團共同發(fā)起成立的千尋位置,延續(xù)了互聯網基因,在傳統的衛(wèi)星導航領域走了一條別人都沒走過的路。千尋位置沉淀了大量算法,采用云計算架構模式,面向分布式架構設計,以及靈活的算法框架,這樣的算法庫組建形式有利于快速組裝,以適應不同產品的需求。
正是有這樣靈活的算法架構,在這次行動中,技術專家針對“伽利略方舟”服務進行快速適配?;谏鲜龊A抠だ杂^測數據,千尋位置穩(wěn)定輸出實時高精度的伽利略衛(wèi)星系統精密軌道和鐘差,再通過星歷擬合算法,最終生成標準格式的廣播星歷。
互聯網播發(fā)模式
生成星歷后,千尋位置立即在官網上線了相關官方頁面,使用伽利略導航的用戶,只需在網站控制臺按操作步驟調整配置,即可恢復伽利略服務。
這也開創(chuàng)了通過互聯打通衛(wèi)星導航到用戶定位鏈路的先河。
這實際上也是千尋位置積累的成果。目前,在全世界范圍內,可以提供厘米級定位能力,同時通過互聯網大規(guī)模提供服務的,千尋位置是第一家。
以前的定位服務,都通過衛(wèi)星信號來播發(fā)。千尋位置第一次大規(guī)模用互聯網來提供這個服務。使用互聯網服務的好處是,一是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處理大規(guī)模高并發(fā)的服務請求,二是未來不光是手機,汽車、無人機、街頭的自行車,各種各樣的物聯網設備都會聯網,上億臺的終端都會發(fā)出請求,聯網不僅能滿足定位需求,也會產生更加豐富和創(chuàng)新的應用,千尋位置希望把高精度定位打造成像水電煤一樣的公共服務,成為新時代的時空基礎設施。
采用互聯網模式播發(fā)伽利略星歷服務,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縮小星歷播發(fā)的延時帶來的定位誤差,一方面也可以讓用戶獲得隨需可用,用完即走的用戶體驗。
在“方舟計劃”圓滿完成后,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, “我們做技術,不是為了炫技;我們希望以技術之力給世界帶來一些光,為人類多貢獻一份力量!感謝千尋的技術俠客們!我期待,也相信,千尋俠客會為人類輸送更多正能量!”
據悉,千尋位置將把“方舟計劃”從一項自發(fā)行為變成專項任務,分別針對北斗、GPS和GLONASS系統提供互聯網廣播星歷服務,陸續(xù)發(fā)布“方舟”系列服務。屆時,“方舟”系列服務將為所有時空服務用戶提供了一份“避難方案”。
更多相關
效率提升40倍,北斗+AI定義道路養(yǎng)護新標準
新基建背景下,圍繞AI打造的新應用不斷涌現,AI道路巡檢便是其中之一?! ∏の恢靡劳斜倍犯呔榷ㄎ?、地理信息采集、視頻圖像對比識別、公路專題地圖三維可視化等技術手段,打造AI道路巡檢解決方案,...
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“天羅地網”
“監(jiān)測第三極水循環(huán),除了跟蹤氣溫、濕度、氣壓,降水、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,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(wěn)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(huán)的信息?!钡诙吻嗖乜瓶际紫茖W家姚檀棟院士表示,科考隊這...
徠卡造船助手在華東某船廠分段測量中的應用
華東某船廠歷史悠久,是國內規(guī)模較大的現代化造船基地之一。該船廠能夠建造全系列液化氣船、超大型集裝箱船以及公務船、科考船、破冰船等特種船舶,造船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對于船體分段測量是造船過程中最...
RTK測量我們用網絡/cors還是用電臺?要根據實際情況
我們使用RTK系統的時候,基站和移動站差分信號的傳輸最基本的就是利用電臺和網絡/cors這兩種模式,這兩種模式我們應該如何選用,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優(yōu)缺點 ①:電臺模式 優(yōu)點 1、無線電傳輸...
徠卡LS15 “如履平地”的秘訣是什么?
高海拔測繪歷來都需要面對嚴峻挑戰(zhàn),在一次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的高難度作業(yè)中,徠卡測量系統交上了一份優(yōu)秀答卷。這一項目是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(qū)的鐵路項目,因涉及與相鄰標段水準線路搭接,二等水準測量需徒步繞行20...
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
我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正式啟動建設,計劃今年底將發(fā)射四顆全球組網衛(wèi)星?! ∧壳埃蚍秶鷥纫呀浻兴拇笮l(wèi)星導航系統,除了我國的“北斗”全球導航系統外,還包括美國的全球衛(wèi)星定位系統——GPS,俄...
徠卡MS60全站掃描儀在輕軌高架梁體檢測中的應用
中鐵蕪湖某制梁場是重要的軌道梁生產基地,專用于生產架設于橋墩上的PC軌道梁。軌道梁生產規(guī)格要求控制在與設計值誤差不大于3mm,軌道直線段的梁體一般為規(guī)則的長方體,檢測起來比較容易;但在緩和曲線和圓...
徠卡BLK2GO三維激光掃描儀:重新定義移動掃描
徠卡BLK2GO三維激光掃描儀:重新定義移動掃描技術革命性的移動掃描解決方案在當今快速發(fā)展的三維數字化領域,徠卡測量系統公司推出的BLK2GO三維激光掃描儀代表了移動掃描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。這款設備徹...